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泸州春秋假放假时间怎么安排?回复如下

泸州春秋假放假时间怎么安排?春假秋假各3天。原则上春假集中安排在每年清明节假期前3天,与清明节假期形成连休;秋假安排在每年11月第二周的周三至周五,与周末形成连休。各学校也可根据实际,在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基础上,自行确定放假时间并报主管教育体育局同意后实施。

为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近日,四川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

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等十部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结合前期调研,经征求各方意见,就落实春秋假作出具体安排,现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复如下。
Q
泸州春秋假放假时间怎么安排?
A
春假秋假各3天。原则上春假集中安排在每年清明节假期前3天,与清明节假期形成连休;秋假安排在每年11月第二周的周三至周五,与周末形成连休。

各学校也可根据实际,在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基础上,自行确定放假时间并报主管教育体育局同意后实施。
Q
春秋假实施范围是哪些?
A
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至八年级,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可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Q
春秋假是否调整教学或放假时间?
A
在每学年教学总周数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春秋假从每学期的学校机动周中调整安排,不占用新授课时间和复习考试时间,不进行调休补课,开学和放假时间不作变动
Q
春秋假期间怎样保障孩子的看护问题?
A
实施春秋假期间,各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青年之家、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机构职能,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提供公益托管服务;鼓励街道、社区、村社整合资源,就近就便为学生提供公益托管服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实践活动;学校要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开展文体、科普、劳动等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


相关链接:
关于四川中小学春秋假!专家这样解读→
实施春秋假期间,各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青年之家、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机构职能,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提供公益托管服务;鼓励街道、社区、村社整合资源,就近就便为学生提供公益托管服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实践活动;学校要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开展文体、科普、劳动等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
为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近日,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这意味着,中小学春秋假在四川实现落地。为何要实施春秋假?双职工家庭没人照看孩子,有托管服务吗?一起来看三位专家的解读——
让假期发挥教育价值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
四川春秋假制度的出台,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有益实践。首先,在教育“内卷”的背景下,通过适当调整教育节奏,在学期中间给学生一个短暂的假期,更有助于孩子缓解疲劳,提升效率,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其次,我们四川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多彩的风土人文,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实施春秋假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习,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三,良好的家庭关系、充分的亲子互动也是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通过实施春秋假,让孩子和家长有机会通过集体出游等方式增加亲子互动,更有助于提升陪伴质量,改善家庭关系,最终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总之,实施春秋假是让假期发挥教育价值,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的有益尝试,值得积极探索。全社会应该大力支持,共同营造良好育人生态,让孩子感受阳光雨露,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让社会增添积极活力。(罗哲 四川大学教授)
为成长“留白”,给教育“减负”
近日,教育厅等十一个部门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这不仅是对假期制度的优化调整,更是对育人时空的拓展,回应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引导学习从学校课堂走向自然与社会,推动构建更加完整的学习生态系统。春秋假的核心价值并非简单延长假期,而在于 “放好假、用好假”。春秋两季气候宜人,具备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参与社会实践的天然优势。与农事节律、民族节庆、地域非遗等在地资源联动,可将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体验,促进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活化、深化与内化。在相对集中的时段,引导学生参与校外研学实践、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延伸与结构性补充。同时错峰出行机制与家长带薪休假的政策协同,既可缓解家庭看护压力、降低出行成本,也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制度支点。春秋假的本质是“实践假”与“体验假”,而非“教学假”。该制度强调假期安排以学生与家庭为主体,原则上不布置书面作业,并划定监管“红线”——严禁学校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严禁培训机构开展隐形变异学科培训。政策导向清晰指向引导学生走向田野、走进社会,通过场馆探究、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多样化实践,在真实而复杂的社会与自然场域中实现素养的积淀与成长。政府将统筹公共场馆免费或优惠开放,设计公益研学线路,并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公益托管,努力营造“人人可参与、处处有资源” 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春秋假制度构建了多维度的支持体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优先保障有未成年子女职工的休假权益,为亲子陪伴创造必要条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要求文旅、体育、交通等部门协同发力,提供公益场馆开放、优惠出行政策等配套服务,丰富假期体验。严格实施监管,明确严禁违规补课、严禁乱收费的规定,加强培训机构治理与安全管理,营造规范、有序、安全的假期环境。从更长远看,春秋假制度的实施,有望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多元的育人新格局。这需要学校主动引导、家长积极陪伴、社会资源有效协同,共同将这两个宝贵的“教育间隙”,转化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发展窗口”,让教育在时空延展与资源整合中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焦蒲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让教育在春秋假中回归“育人”本质
四川春秋假的实施,呼应了自然节律与身心需求,符合张弛有道的教育规律。漫长的学期容易导致师生身心疲惫,学习效率递减。在春光明媚与秋高气爽时节安排假期,能有效打破学习的倦怠期,让学生得以休整,以更饱满的状态重返课堂。同时春秋假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这两个假期恰逢一年最好的季节,是学生亲近自然、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的绝佳时机,学生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拓展视野、锻炼能力,实现更好的发展。学校会提前做足做好规划,将春秋假纳入学年教学计划,设计与自然、历史、文化相关的主题实践作业,积极联动家长委员会、博物馆、实践基地等,共同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与活动项目,提供安全、有益、价格适中的选择,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深度访谈、角色扮演类等沉浸式环节,让学生接触社会滋养责任、触摸历史树立信仰、面对困难学会坚韧,让学生真正在“行走的课堂”成为脚踩大地、心怀远方、人格健全、素养全面的“大写的人”“立体的人”,让教育本质深刻回归,真正从“育分”转向“育人”。同时,针对部分家庭春秋假期间带孩子出行难、孩子看护难等实际情况,学校将提供公益性兜底托管服务,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王国贤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
免责声明:本站刊发内容仅供读者了解,不作消费等行为依据。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泸州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公布 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泸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8号)   《泸州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已于2025年9月15日经泸州市...

泸州有岗!西部计划志愿者正在补录

泸州有岗!西部计划志愿者补录来啦 正在报名 8月15日,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了四川省西部计划补...

泸州高铁站打车:实现从“人等车”到“车等人”的跨越 

2025年8月11日 泸州高铁站网约车换乘区 智慧寻车引导系统上线 实现了从“人等车”到“车等人”的跨越 智慧交通赋能高...

亲子乐园区8月8日试运营 | 和丰运动公园项目迎来新进展

8月5日,小编从市园林绿化中心了解到,泸州和丰运动公园项目迎来新进展,亲子乐园区将于8月8日试运营。 泸州市和丰运动公园...

成都理工大学志愿宣讲团开展“核的三生三世”社区科普活动

7月15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承星志 铸弹魂”志愿宣讲团走进宜宾市叙州区鱼池社区,以“核的三生三世”为主题开展趣味科...
返回顶部